程式赛车,它的外观结构跟陈向北开过的雷诺赛车类似,同属于单座式方程式赛车范畴。
不过在空气套件以及内在性能上面,两者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。
这是一辆真正拥有着空气动力学设计的F3赛车!
陈向北之前驾驶的雷诺方程式赛车,只能算低级别方程式赛车的入门款,最大马力200匹,最高时速260km/h。
只是得益于超轻车身带来的推重比,赛道实际驾驶性能已经不输一半跑车。
可相比较F3赛车,差距大到如同拿雷诺方程式赛车,去跟超级卡丁车做对比!
这个时代F3赛事还没能完成统一,赛车规格也主要分为两种。
一种是低功率的F3赛车,马力仅有270匹,主要用于国家级别的比赛,以及早期亚洲F3这类偏弱的区域赛事。
另外一种则是真正的全功率F3赛车,底盘由意大利Dalra公司提供,搭载了3.4LV6发动机,最大马力高达380匹,零百加速度不到3秒!
澳岛格兰披治大赛车,采用的便是第二种全功率F3赛车。
先不说空气套件跟结构布局带来的提升,单单翻倍的动力性能,就能给车手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。
陈向北期待一辆快车很久了,他简直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坐进驾驶舱感受一下。
“泽野,率领团队熟悉赛车并进行初步调校。”
没有丝毫耽误,奥德托就向泽野弘树下达了指令。
他很清楚中国技师团队没有接触过F3赛车,这里面经验最丰富的便是身为比赛工程师的泽野弘树,他将在这几天兼职“首席技师”的工作。
“是,奥德托领队。”
没有二话,泽野弘树就领着技师团队,按照策略组提前制定的预案,开始朝这辆F3赛车“动手”。
东望洋赛道狭窄、多弯、起伏大且路面颠簸,对于赛车的调校要求极高。
陈向北车组目前唯一的参考对象,便是05年中岛一贵所在的ART车队调校方案。
问题是已经过了四年,赛道路况、轮胎配方、乃至于天气温度等等因素都有着不同,如果完全照抄的话肯定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匹配。
要知道F3同样是由FIA制定的统规赛车,当动力性能完全一致的时候,那么调校水平产生的差距就会被愈发放大。
奥德托给泽野弘树定下的目标,就是至少保证陈向北不会输在起跑线上面!
车组成员很快进入到状态之中,就连陆晓曼这次都没有闲着,她给赛车的壳体贴上久力体育、光点车队以及极限速度改装店的LOGO,意味着陈向北的赞助合同正式生效。
换上赛车服之后,陈向北一边进行热身运动,一边跟奥德托商议接下来练习赛需要对赛车进行测试的项目。
“北,东望洋赛道的调校核心是平衡速度跟容错率,需要通过高下压力、灵敏转向和稳定刹车来保证操控的精准度。”
“这次采用中等偏上的空气动力调校,高摩擦系数的刹车片配方,以及略微抬高的赛车底盘,搭配正常软胎进行测试。”
“你把重心放在刹车通风冷却,以及轮胎损耗上面。”
“我明白。”
陈向北点了点头,ART车队的调校方案他看过很多遍,知道注意事项是什么。
告知了这几句之后,奥德托就没有再多说什么。
他本身就不喜欢过多唠叨,再加上现在的陈向北已经不是什么菜鸟,他有着自己的认知跟判断。
随着比赛时间的逐渐临近,哪怕仅仅是一场练习赛,赛道两旁跟看台上面的观众,也可以用“爆满”这两个字来形容,其中还有着很多支持陈向北的“粉丝”。
说实话,这群粉丝绝多大数之前并不了解陈向北,甚至连一场雷诺赛事都没有看过。他们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,还是《体坛周报》宣传中国出了首位F1测试车手,以及有内地车手参加格兰披治大赛车。
很多车迷跟粉丝都很好奇,堪称横空出世的陈向北,到底拥有着怎样的实力,又能否在东望洋赛道上面,战胜这个世界最强的一批F3车手!
按照赛事方的安排,练习赛首先进行的是摩托赛事,紧接着便是GT赛事,方程式赛车被安排到了最后压场子。
几乎整个上午,陈向北耳旁都响彻着各种赛车的轰鸣,以及观众们连绵不绝的欢呼。
直至时间来到了10点50分,陈向北才坐进了F3赛车座舱。梁驰这时候拿着外置启动机,接通了位于赛车尾部的点火接口,伴随着“轰”的一声闷响,赛事引擎被成功点燃。
“通电正常。”
“传感正常。”
“油液正常。”
由于是车组第一次接触F3赛车,技师团队压根遵守赛事标准,不断向水谷翔汇报着目前赛车数据,防止参数设定以及调校过程中出现失误。
“一切正常,没问题。”
第134章 属于自己的主场(10K)(3/6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